“非遗怎么走进现代生活? 2017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
11月16日至17日, 由文化部无形文化遗产司主办的年中国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文化部、上海文化广播电影管理局相关领导出席交流会。
此次交流会以“进入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参观教育、经验交流和学习者作品展3个版本,集中展示了年度78所参加高中的教育成果和经验。
参观了课程版块,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姚舰、贵州蜡染专家杨文斌首次进行了“无遗漏公开课”网络直播,分别讲授了色彩学理论和蜡染技术源流,并与学生和参会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 随后,参加者前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实地参观 “以前传有琉璃和陶瓷制作技术”的研修班和“雕刻技术”研修班的实训教学课程,参加了传承人和大学生的对话活动。
上述课程是研培计划参与高校在“看热闹生活”的非遗留保护理念指导下,基于非遗传人自身优势和训练诉求,根据需求定制的可比性课程,是传承人更好地认识非遗留项目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以前继承,后 这也是研培计划首次面向社会展示教育过程。
作为经验交流的一部分,上海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同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凯里学院9所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的研培经验、工作特色和教育成果。
在学生作品展上,18所高校的280多名学生作品集中登场,其中有刺绣、造纸、陶瓷、木雕、玉雕、珐琅、竹编、金工等以前流传的技术,多种技术融合和不同材料的结合,自古流传 其中,上海大学展区内22米育秧长卷、大小竹灯系列、幸福鸟与炫绣跨境服饰系列、梁平竹帘蓝牙音箱系列、青海果洛银饰锻造皮具系列等研培作品备受瞩目。
文化部、教育部 《中国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计划》是无形保护工作的基础性、战术性工作,为非遗传提供大学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支持,扩大非遗弃项目所有者、劳动者等传承人的坚强基础、视野,提高文化自信和教养。 年实施以来,该计划得到了全国高校的广泛参与,每年共有78所大学参加,截至2010年10月,共举办各类培训、学习、培训320余期,参与学生1.5万人,加上各地扩展培训,覆盖传承人4万余人
上一篇:“五大连池德都机场首航”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