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载磨一药 中国科学家填补革新药物“空白””
杨玉社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实验室(右二:杨玉社)。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供图
中新网上海1月8日电(记者郑莹)盐酸安托沙星是中国自1993年实施药品专利法以来,中国科学家创制的第一批化学创新药。
目前,中国各地采用该药的患者已经超过100万人。 在8日公布的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中,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研究员领导完成的国家1.1种新药盐酸抗氟沙星项目获得二等奖。
“中国的13亿人都不能吃外国的药。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医药供应,”杨玉社在上海访问时解释了当时开发的初衷。
抗菌药物被科学家誉为人类医药行业最伟大的发明,其应用至少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0岁。 氟喹诺酮(氧氟沙星类)是我国抗菌药物的三大主力品种之一,我国于1967年复制了第一代喹诺酮药物,但40多年来,该行业的创新药一直是空白。
杨玉社回忆说:“中国现在每年都会批出原来的创新药,那一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99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嵆汝运团队专注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的法学、结构毒性关系、成药性等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5种62个新化合物。
这个研究开发是16年。 2009年,中国第一批具有新奇化学结构( nce )和自主知识产权的1.1种化学新药盐酸氨溴索终于上市。
盐酸氨溴索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行业40多年的自主创新空白,为推动我国医药工业从仿制向创新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玉社表示,与同类药物相比,盐酸氧氟沙星几乎无光毒性,心脏安全性大幅改善,药物代谢性能十分好,产品综合性能居国际同类产品之首。
截至年底,盐酸氨溴索被北京、重庆等中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采用,销售282万余箱,销售额约2.35亿元。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