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业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我们才会审核收录,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收录必看!!!

  • 收录网站:221
  • 快审网站:10
  • 待审网站:10
  • 文章:3551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文章来源:中国小康网 发布日期:2021-05-07 13:24:02 浏览:

总公司西安2月27日电(记者李亚楠蔡馨逸)一生从行善到携家做慈善,73岁的杨书成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善念家庭,以身作则的童兴。 杨书成一家的家庭行为诠释了“善”和“孝”,家庭幸福,也感染了别人。 好家风聚集的正能量造就了好民风。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一人行善,一家行善

一进入杨书成家,眼球立刻被挂在客厅墙上的家人的幸福和各种奖状所吸引。 “慈善爱之家”、“陕西文明家庭”、“华县好人之星”……这是他一生多次做慈善的解释。

1999年,54岁的杨书成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创办了子义中学校。 “我有7个兄弟姐妹,家庭条件不好,只有我在附近、学校、国家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 我想像帮助我的人一样帮助别人。”杨书成说。

本着“学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初衷,子义中学每年减免贫困学生的部分学费。 2003年当地遭遇历史罕见洪水,杨书成向400多个受灾家庭的学生每人减免了300元的学费。 2005年成立年华县慈善协会,他首次参加,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多年来累计帮助贫困大学生16名。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2012年,华县慈善协会倡导加入“微型家庭冠名基金”。 接到通知后,杨书成立即召集家庭会议,动员全家11人每月拿出10元作为爱基金。 在第一次会议上,杨书成的提案得到了家人的赞同,但只有上小学的孙子二龙说:“我的零花钱不够。 为什么必须每月节约10元”。 听完后,杨书成一言不发,周末带着孙子来到贫困山区的孩子家。 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孩子们生活困难,二龙主动提出每月从零花钱中省10元来奉献爱心。 从那以后,每个人每月拿出10元,全家每年继续捐款1320元。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现在,行善不仅是杨书成个人回馈社会的感谢行为,也是传承家风的方法。 “与人善才与父母孝”是杨书成一直坚信的道理。

善”与孝”的家风传承

杨书成的家庭祖上并不富裕,但帮助穷人的善行却永远不绝于耳。 “我的父母不识字,但他们教会了孩子孝顺、善良、美德、自强。 ”

作为家里的长子,杨书成从小就备受喜爱。 一次被打是因为他赶走了在家门口乞讨的乞丐。 平时充满慈爱的母亲说:“我和你爸爸都跑了。 没有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不能去陕西。 人必须懂得感恩。 ’从此,如果遇到乞讨者,杨书成会有帮助。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2015年,为了回应渭南市开展的“万条家训进入万家”的活动,杨家裱上“孝顺、善良、德、自强”的家训,将书法作品挂在家里,始终告诫子孙“祖脉相承、子孙走正道”。

“以百善孝为先,以人为善,敬爱,处世有底线,自私自利的人类世界,是父亲经常教给我们的话,也是家训的意思。 ”。 杨书成的女儿杨红莉说。 受家风的影响,媳妇主动帮助一个贫困的孩子,直到学业完成为止。 每次孙子外出遇到流浪乞讨的人,都会主动帮助他们。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好房子的风使小镇变暖

杨书成的家风故事在华州区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善行华州”播出引起网友热议。 网民“微大”认为:“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以前传下来的美德。 杨书成带领家人做好事,做好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家训是修身养家学习处世的箴言和警句,也是家风民风政风社风的缩影。 从2015年开始,渭南市发掘、弘扬优秀家训,作为传承、弘扬家风建设以前流传下来的美德的重要载体,构建了乡村治理的“软环境”。 2年多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新闻技术,建设了市县二级家规家训数据库,收集了优秀家规家训万条。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建立家训,将良好的家风文化传达到千户。 《善行华州》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设和展示全区乃至全国的优秀家训,还常态化地收集和讲述家风故事和凡人的善举。 通过关注公众号,可以及时方便地参与,提高了相关活动影响的大小和持续性。

““善”与“孝”的传承:好家风带来好民风”

除了“空中的推进站”之外,渭南也可以看到有关家训的推进标语。 在大明町白泉村知行广场,记者在“汇聚百家训教方面的人”的“家风文化墙”上展示了“诚信为本、无愧、勤劳清白”等家训,向各路人传播良好的家风。

杨书成表示,传承好家风是中华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美德,“好家风不仅能与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紧密相连,还能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力量”。 近两年来,渭南挑选了近300个“最美的家庭”,树立了“家训的典范”。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