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将于10月揭开面纱”
3月9日,北京会议中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接受媒体采访。 新京报记者陶冉摄
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2019年北京世界园会备受瞩目。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了北京世界园艺会规划工作的进展情况。 他说,今年10月,世界园会中国馆建设完成,北京世界园会也将进入布展阶段。
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多年的周剑平还向记者介绍了给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带来的建议。 建议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入课堂,让主流媒体开设专业的生态频道。 建设生态展馆,全面增强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
世界园会的“两个一百”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新京报:举办北京世园会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
周剑平: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夕,举办北京世界园会,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弘扬绿色快速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习惯转变,意义重大,值得一提
是园艺植物的艺术,是绿色文化,也是生命的扩展和升华,是人类和自然信息表达的语言。 作为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北京世界园会以“绿色生活 美丽之家”为主题,以“绿色快速发展”、“生活中的园艺”、“融和开花”、“教育与未来”、“心灵之家”为主题, 通过面临人类共同问题的组织者和参展者的共同努力,北京世界园会让人们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快速发展是美好家园的物质基础,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积极实践绿色生活习惯。
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将北京世界园会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向世界呈现出独特的特色、精彩的世界园艺博览会。
新京报:今年可以说是北京世园会策划的冲刺年,要完成那些事业吗?
周剑平:这次世界园会得到我国各省市和世界许多国家、国际组织的广泛参与,我们在申请时提出了“两个100”(官方参展人数100人以上,非正式参展人数100人以上)的目标,目前基本实现。
今年的目标是校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完成。 在公共绿化方面,考虑到气候等因素,草本花卉有可能在明年的3、4月配置。 另外,各大展园也要基本完成,包括各省市和港澳台园、百果园、百草园、百蔬菜园,以及各国展园。
另外,将基本构建运营保障、游客服务等方案。 考虑到游客的体验,如何让游客能去小区,能回来,能住,能吃,能玩,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及早研究方案,及早安排。
园区在会议后将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新京报:去年,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在社会上发表后备受瞩目,那么中国馆什么时候能建成呢?
周剑平:中国馆是以前从中国传来的建筑要素与现代建筑材料、设计理念完美结合的作品。 我们叫如意中国馆。 这个馆就像温润的玉如意躺在世界园会的土地上一样。 不仅有建筑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使用环保技术,大量环保材料。
现在,中国馆真正揭开面纱是在今年的10月。 之后,北京世界园会进入布展阶段。
新京报:世界园会结束后,会给中国留下什么?
周剑平:世界园会在北京延庆举办意义重大。 世界园会园区会后将成为市民休闲地,在八达岭、世界园会园区及河北张家口建设成熟、文案丰富的黄金旅游带。 此外,园区还有一个配套服务设施,可以为延庆游客提供相关服务保障。
园区将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为未来生态展示的快速发展方向,可以为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感受自然力量、感受中国2000多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的场所。
建议在主流媒体上开设生态通道
新京报:你这次的建议是生态教育进入课堂,为什么要关注生态教育?
下一篇:“武汉今年将筹集租赁住房3万套”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