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态补偿机制调查:唤醒京郊沉睡的山林”
2004年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以来,北京山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山绿了,林密了,农民去了护山林的生态公益岗位,跟着股票享受林的生态效益红利,依靠林的手头有了活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政策赋予的生态补偿金已经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速度,光靠“吃政策”是不行的。
昌平区流村镇汉台村党支部书记韩长生表示,村内有1.6万亩山区,但村集体没有产业,通过区搬迁支付,每年有20万元以上的公益金,但只是维持村水电支出等基本运行。 “另外,道路施工、打井自不必说,还必须探望老人,帮助贫困家庭,向城市提交报告申请资金。 ”
这也是广大山村普遍面临的困境。 山养了,一草一木不动,全市1100万亩集体林地成为静态资源,一直沉睡。
唤醒沉睡的资源,为农民创造越来越多的增收途径,近年来,在市园林绿化部门和市7个山区展开了新的探索。
大胆创新是林权抵押贷款。 市园林绿化局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创新金融产品。 就像城里人用住房抵押贷款一样,农民也可以把自己承包的林地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不仅是苹果、桃、梨等经济林,由松、柏、榆、刺槐等树种组成的集体生态林也可以纳入抵押范畴。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农民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林权证书、股权证书,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 贷款期限最高8年,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财政最高给予6%的折扣。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