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拿奖了!获评“年度中国三农革新十大榜样””
前天,成都又获得了全国奖!
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三农快速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年度中国三农创新十大典范”。 推进“成都市促进农村组织人才振兴融城旺乡”项目,斩获该称号,成为“模范”之一。
据悉,中国三农快速发展大会在中央农业办公室、农业农村等部委的支持下,由农民日报社主办。 “年度中国三农创新十大典范”奖是在过去一年中,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记者等,经实地考察广泛遴选后,由权威专家终审决定的。
改革开放40年,如今“三农”事业创新迅速发展,踏上了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成都的创新,就是这种新的征兵上的新探索。
成都凭什么获奖?
一组数据看成都乡村人才队伍
成都被评为“成都市促进农村组织人才振兴融城旺乡”项目、“年度中国三农创新十大典范”。
也就是说,之所以能作为“榜样”向全国宣传,是成都推进农村组织人才振兴,为实施农村振兴战术提供组织保障等一系列途径。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活动组织者带队对成都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赴英都区战旗村、崇州市竹艺村、蒲江县明月村、大邑县“幸福公社”等重点。 主办单位表示,成都的这些乡村符合成都的实际,走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的道路,人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
一组数据显示,成都拥有怎样的乡村人才队伍。
乡镇党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至40岁,本科以上学历者提高80%,2年以上乡镇就业经验者提高90%,涉农专业背景者提高3.6%。
村级党组织班成员平均年龄降至3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高50%,4251名财富领袖、1494名外出务工人员经商返乡优秀人才进村领导班子任职。
给予蓉开展创新创业的农业行业专家资金支持1630万元,吸引各类人才流向农业农村集聚。 培养适应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村建设需要的乡村规划师、科技带头人、“乡村工匠”等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以上和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以上……
专家权威解释:
人才振兴是成都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农业部原党组成员毕美家是这次大会的颁奖嘉宾之一。 关于成都乡村振兴中的一系列探索实践,他一直备受关注。
毕美家说:“我感觉成都乡村振兴过程的一大亮点是带动人才的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成都的方法中有两点尤为突出。 一是制定了《人才新政12条》和《农村人才培养集聚工程实施方案》。 二是在农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着力构建高素质的“三农”事业队伍。 他说,这两者都拉动了成都在乡村振兴这一大工程中人才的重要性。
毕美家表示,成都另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是广泛设立乡村学院,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例如成都设立了成都财政学院、宝山村快速发展学院、战旗乡村振兴学院和川西林盘培训学院等,这些学院设立了党校5891所、农民学校2794所……“这些方法很简单,要做需要巨大的劳动力,但成都这几年一直坚持得很好。”
乡村成为广阔的舞台
村里来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现在,在成都多个乡村,邀请了大学生、硕士生,已经不足为奇了。 例如,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告诉记者,仅去年一个月,村里就吸引了120多名返乡大学生和创业者。
“对他们来说,这里的生活和机会不一定比城市差。” 高德敏说,村子里有更多、越来越大的产业,人才活跃,探索新农村的快速发展,有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有竞争力的收入。 “所以年轻人来了,曾经外出“看世界”的村民们也回来了。”
蒲江县明月村的被称为“奇村长”的村长陈奇,是放弃在成都的高薪职务,回乡成为新村民的高学历村长。 退休后在明月村工作之前,曾在成都房地产企业担任总监,参与过西来古镇的策划、运营和西岭雪山项目的策划。
目前,明月村驻扎着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陶艺家、艺术家、作家,被称为传说中的浪漫田园、文艺名胜,年游客人数为18万人,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项目中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村庄的崛起,不能减少村长陈奇的参与。 而且,正如陈奇所说,乡村也给了自己广阔的舞台。
成都商报-红星信息记者王凯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