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讲好文旅故事 凭借实力“圈粉””
“不仅古村老宅旧乡愁,还有酒吧民宿艺术风”近日,进入琼海市博鳌镇的朝烈村南强村民小组,上海游客刘杰大吃一惊。
南强村定位“艺术+”,今年3月,著名雕刻家许鸿飞带着23件精心创作的“肥女”雕塑进军南强村,这些充满阳光和欢乐的雕塑作品,在南强村的村头、田边、树荫、古巷边缘,与广大村民亲密交往,古巷边缘。
“肥女”和南强村成了网红。 自2007年3月南强村试运行以来,共有22万余人次到访,日均500多人以上。 这也成为琼海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以文化创新创意提升旅游“圈粉力”,促进旅游资费升级的新尝试和新亮点。
今年三季度,琼海市接待游客355.59万人,同比增长14.5%。 旅游收入25.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 游客人数和观光收入都大幅增加。
使文化表现在细节上
11月26日,狂风呼啸,河南游客胡菲看到停泊在潭门渔港的渔船,向记者讲述了今年在潭门体验海祭的经历。 “鱼珠高高挂起,蛟龙游泳,鲤鱼穿梭,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表演”胡菲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了当时录制的视频,这也成为了她再次来的理由。
湖门追海节是琼海市委、市政府发掘潭门海洋文化推出的文化节庆活动之一。 仅开幕当天,潭门码头就聚集了约8.6万人。 “生意更旺了! ”在潭门中心渔港海鲜店工作的潭门镇人闪巧告诉记者,海祭后,游客增多,工作日中午30辆左右的客人增加到50辆左右,“我们工人的工资也涨了。”
“现在的游客在旅行中,不仅仅是购物和观光,还追求旅行中的体验和回忆。 这是因为营造体验场景,将文化表现在细节上已成为新的习俗。 ’琼海市旅文局局长吴恩泽说。
渔民耕海文化是潭门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潭门产业转型的重要资源。 “发掘当地文化,举办旅游庆祝活动,是我们产业转型最重要的线索。 ’潭门镇党委书记周海通说。
潭门渔港与水相隔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自去年4月26日开馆以来,接待了80多万游客。 “今年国庆节期间,每天接待7000多名游客。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宣教说明小组组长孙梦圆认为,博物馆吸引了这么多游客,离不开丰富的文化大餐,馆内7万多件精品藏品,让文物来聊聊南海的故事。
结合新时期文明实践工作,琼海更是经常使用全市农村书屋、村级文化室,结合各村现实情况组织各类特色文化活动,亲子读书会、乡土音乐会等各类活动层出不穷,衍生出研究旅游、亲子农村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业态。
文化基因创造魅力
南强村的凤凰客厅,客人络绎不绝。 “每个周末一定会客满,除了古家民宿,村子的艺术氛围特别吸引游客,”客栈负责人史庆杰说。
每年“十一”过后,南强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参观课程、写生、艺术展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也是住宿生意最好的时候。 山海虽美,但没有文化,就没有故事。 ”。 史庆杰说。
即使在同一个乡村,凝结表达独特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了新的旅行魅力。 “集琼海融红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河流文化、海洋文化、民居文化等内涵于一身,如何挖掘这些文化的内涵,通过制作旅游产品来展现它,是当今琼海市旅游业提质增效的着力点。 ”。 吴恩泽在想。
博鳌镇沙美村内涵历史文化,以热带村落风景为特色,主要以生态文化为主题,连接湿地公园、观海长廊等生态景观。 为游客讲述生态故事。 年来,沙美村接待了160多万游客。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