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昔日闹革命的山沟沟 今时奔小康的金窝窝”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卖很大的成本”,大洋町的83岁的王玉秋说了这句新鲜的话,很兴奋。 日前,丽水首个基于gep核算的市场化交易生态产品落地,一家公司向大洋镇支付了279.28万元太阳能发电项目区域调节服务类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丽水是浙江唯一的全县(市、区),革命老根据地县地级市,而且是“浙江之肺”,森林覆盖率为81.7%。 近年来,当地秉持“两山”理念,推进“红色资源”转型,争取优质绿色快速发展,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农民收入全省“11连冠”。
红色资源是“活着”
“周恩来视察小顺浙江铁工总厂纪念碑”“冯雪峰同志治愈故居”“小顺——梅湾红军古道”……近年来,云和小顺村通过发掘整理抗战文化,迅速发展红色旅游。 村里推出了党课课程、军事教室、爱国主义报告会等活动,还创新设计了红印、红烧党参等“红八碗”系列特色农家菜肴。 截至目前,小顺村有20余户从事乡村旅游,14户从事农家乐,参与者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丽水有革命遗迹429处,遗迹总数居全省前列。 1927年1月,浙江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在遂昌成立。 从此,革命的星火迅速燃烧在整个浙江西南。 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烈士在丽水留下过辉煌的战斗足迹,从而创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如何“活”红色资源? 近年来,丽水探索丰富密集的红色资源过桥,连接旅游、摄影、民宿和农产品等节点,连接着“红绿”的融合之路。 去年5月,丽水市集中推出了10条“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旅游精品路线,让游客欣赏美景,重新走上红军之路,重温入党誓词,吃红军饭,听革命历史课。
莲都区仙渡乡皂树村是着名的“和合起义”发生地。 现在在这里建设丽水重要的红色文化平台——北乡革命纪念馆和地瓜公园。 通过地瓜公园的建设,皂树村有望培育一二三产融合快速发展的“地瓜经济区块”。 据不完全统计,年莲都区将设立4个红绿融合项目,总投资15521万元。
去年8月,丽水发布了《浙江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换计划》。 作为全国首批“红绿融合快速发展计划”,其中提出,到2021年,丽水培养红色农村示范乡镇40多个,红色农村示范村100多个,红色教育培训年接待人数增长15%,年接待红色旅游人数增长15%。
为绿色的快速发展增加动能
“百兴的香菇酱准备了两箱,庆元黄粽准备了三箱……”“丽水山耕”的生态精品农产品旗舰店,老板王令玲接到订单。 由于产品质量优良、具有可追溯性体系,赢得了客户的吸引力和信赖,不仅在网上“火爆”销售,而且在网上也很受欢迎。
丽水生态资源丰富,高质量山货众多。 几年前,这些山上的商品种类多而分散,生产主体多而小,销路受限,价格上不去。 年,当地创立了覆盖全品种、全区域、全产业的地市级区域公用企业品牌“丽水山耕”,按基地直接供应、验收准入、全程追溯等标准建设,目前“丽水山耕”企业品牌销售额超过80亿元,产品均价30%。
打造企业品牌只是当地红火的“生态经济”之路之一。 近年来,当地通过试验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赋予绿水青山“生金”。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