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以前传下来心血管复健观念 中国心脏康复中心在沪启动”
活动现场(图片来自互联网)
中国心脏康复中心启动大会今天在上海召开。 专家表示,中国的心脏康复水平落后国际顶级20年,但近5年来,心脏康复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介绍,心脏康复副本包括医学判断、运动判断、营养判断、心理判断、危险因素控制、患者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倡导以心血管医生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预防、治疗、康复 近年来,心脏康复得到了更多医院和医生的支持,我国的心脏康复中心从5年前的6家增加到了现在的500多家。
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康复学组常务副组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教授表示,我国心脏康复水平落后国际顶级20年,为了填补这一空白, 心脏康复建设一定要有标准的心脏康复队伍、标准化心脏康复流程的实施、可靠的心脏康复质量判断标准,迅速发展循证医学证据的心脏康复项目。 不久前,“葛均波院士现代心脏康复中心”落户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以葛均波为核心,徐亚伟领导,将心脏康复设备与精准心脏影像技术结合,在全国开展“体外反搏联合心脏体外冲击波序贯治疗”,“判断”
在今天中国心脏康复中心启动仪式上,葛均波院士在谈到心脏预防康复未来时表示,中国将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管理模式、机制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脏预防康复
中国心脏康复中心的成立,大大加快了心血管康复建设队伍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心血管病康复治疗的整体意识和水平,打破了以前流传下来的心血管康复观念,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血管康复新道路。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