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山、侯云德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8日电(记者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82岁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先生是89岁的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的侯云德先生,共同获得了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成立以来,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 获奖者每人500万元。
资料图为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 朱志飞摄影
出生于1935年的王泽山是吉林省吉林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火药专业。 他是中国著名的炸药学家,发射药物理论体系的创始人,炸药资源化是管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系列原创技术的发明者。
王泽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和年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自负为“80后”的他头脑敏锐,精力充沛,仍然奋斗在国防科研事业的第一线。
资料图为2006年8月侯云德院士在禽流感国际会议上。
生于1929年的侯云德是江苏省常州市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7年制,1962年被前苏联医学科学院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回到祖国后,他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系主任等职。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 他从事科学研究60余年间,最先开发了中国第一种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并应用于成千上万患者的临床治疗。 他带队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2009年中国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和科技攻关。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