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树立DNA编码分子库 有望快速找到治疗流感药物”
李亦舟将展示dna编码分子库的小试管。 网络图
装有3500万个分子的小瓶。 网络图
流感病毒变异迅速,高效开发治疗药物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重庆大学研究员李亦舟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dario neri教授实验室合作的研究成果——DNA编码分子库,有望迅速找到流感病毒的对抗分子,提高药品开发的速度和质量。 重庆晚报记者23日从重庆大学获悉,该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重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建立dna编码分子库
数亿级分子量在几个月内完成筛选
重庆晚报记者23日下午进入重庆大学药学院实验室。 李亦舟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一个装满小试管的箱子。 “这里面有3500万个分子。 这就是dna编码分子库的应用。 ”李亦舟举起试管进行了介绍,通常,同一分子不能混,混了也不能分开。 因此,许多科学实验将分子放入试管,在试管上贴上标签加以区别。
李亦舟手上的试管为什么能混合3500万分子,有什么不同? 原来,dna编码分子库技术只要在分子库中的所有分子身上粘贴“条形码”,进行“扫描”,就可以识别分子的属性。
“如果把分子银行比作无数把钥匙,那么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的目标就是要打开的钥匙,无数把钥匙要打开,只能一把一把地尝试。”李亦舟以前就说过,筛选“钥匙”的方法很慢,一把一把,效率很低。 也就是说,如果采用目前采用量最多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筛选500~600万分子需要20年。
“资金投入大,开发新药也很贵。 我们的分子库就像事先准备了大量的密钥,然后迅速匹配。 百万级、甚至亿级的分子量几个月就可以筛选出来,价值成本低,老百姓手上的药品也更便宜。 ”。 李亦舟说。
定制
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存在于每个人的体内,过少对人体无益。 目前,世界上的调节药物是抗体药物,需要在没有片剂和口服液的情况下进行注射。 ”。 李亦舟表示,注射药物需要低温保存,不容易携带,录取时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设想用化学手段模拟抗体设计化学药物,结合该技术开发出口药物和片剂,减轻患者的痛苦。 ”。
李亦舟还举例说,由于个人和个人的不同,个人内药物的靶点也有差异。 “杀敌千自损八百,大部分药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但我们通过定向开发适合个人的药物,将大大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