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郊区医联体:让郊区享受城区同质医疗服务”
如何解决城郊医疗资源失衡、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上海推进了医疗联合体的建设,郊区居民也开始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的医疗服务。
“如果不是医疗联合体,那时我可能已经‘走了’”上海金山区居民吴金木想起自己突发的心梗,感叹道。
去年,过了七旬的吴金木突然感到胸口好像被石头压着一样。 他马上给自己的合同医生打电话.医生根据他的病史,初步评价是心梗,要求立即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 接到合同医生的联系,金山医院心血管科医生龚辉拿着急救设备在医院楼下等待,启动了“绿色通道”。 “送来的时候,患者已经进入了休克的阶段。 再晚一点就无法想象结果了。 ”。 龚辉说。
金山医院党委书记陈刚表示,作为上海远郊金山区唯一的三级综合医院,金山医院在医学联合体中起着“连接天线,下沉基层”的作用。 医院设立了社区联络办公室,与4个社区设立了联合病房,允许患者“双向转诊”。
上海早就创立了“本-崇明医联体”区域医联体模式。 通过检查、影像、心电图三个诊断中心,让崇明区的患者可以在家门前接受三级医院的诊断服务。 60余个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崇明,填补岛内医疗技术空空白。
在专业医联体方面,上海以市级医学中心特色专科,特别是临床要点专科为主,与其他医疗机构,特别是郊区医疗机构联合,形成一些特色专业医联体。 目前,上海已形成儿科、妇产科等专业医疗联合体。
根据上海市卫计生委员会的数据,截至年底,上海市已建立40多家医学联合体,所有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医学联合体建设,参加医学联合体建设的二级医院达83家,占二级医疗机构总数的79%。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