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育变革:新高考不断探索 校园欺凌确定界定”
用8个关键词看教育变革
回顾年教育行业的变革,我们选取了学前教育、新高考、留学安全等8个关键词,回顾了热点信息的事情和重要政策,让专家、劳动者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展望了年来这些行业可能出现的新气象。
1学前教育
年,学前教育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政策层面看,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呼吁颁布《学前教育法》。 4月26日,教育部印发《幼儿园园行监督判断办法》。 12月,中共十九大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处理婴幼儿照顾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从市场角度来说,二孩政策、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费用意愿强烈以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扫除民办学校证券化障碍等良好因素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学前教育行业。
与此相对,年下半年,侵害婴幼儿的事件相继刺痛了父母的神经。 11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制紧急通知,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的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 加强监管,另外,一系列事情引起了对学前教育领域劳动者素质、资本准入、政府投入等的反思。
资本太多、太快流入这个市场,很多园有盲目扩张的趋势,但教育高度依赖人的领域,规模化、流程化的标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行不通。 尽管园所通过众多员工和精良的管理队伍实现了教师培训标准的统一,但目前学前教育领域高素质的员工仍存在很大差距。
另外,政府对学前教育行业的财政投入稳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
未来政府希望学前教育领域监管方向的一是建立资本准入制度,二是持续加大投入,特别是软件投入,三是扩大高校学前教育方向的招生,四是推进立法,加强对儿童的保护和违法者的制裁力度。
(彭爽,北京嘉杉嘉华儿童之家创始人、园长)
2新高考
探索在不断地调整
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 6月,上海、浙江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迎来了新高考的首届毕业生。 同年9月,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正式在高一开始了高考综合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给学生越来越多的选择。 以北京高考为例,实行“3+3”制度,文理不分科,除语文、数学、外语三大必须科目外,学生还可以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大科目中自主选修三科。 对选拔科目有要求的高中,必须事先向社会公布。
据蓄晖介绍,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是中规中矩的先行先试,比较严格地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范围内进行,使多年形成的改革思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而且,在上海、浙江的改革中,也暴露出了例如选课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而是根据学生面前的考试成绩,选分数较高的学科等问题。 考试次数增加,每次都不能掉以轻心,老师和学生的压力大大增加等。 为此,年11月,浙江省公布了新高考调整方案。
高考综合改革是“持久战”,乐观的估计,下一个十年要不断调整。 需要从政府全面招聘、有计划招生、总分录取、单一考核标准等重要方面深化改革。 针对父母关心的选课等问题,有必要确保新高考没有提前职业规划,而是旧高考限制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 如果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发现有趣和潜力的话,在中学阶段会继续深入探索,孩子自然会迅速发展个性,在高中阶段也可以轻松选择。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校园欺凌
决定对症治疗
近年来,欺凌一直是热门话题。 《中国教育快速发展报告()》在北京中小学欺凌调查中显示,6.1%的学生几乎每天遭受身体欺凌,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遭受语言欺凌。 从2007年开始,有关部门重点治理学校欺凌现象,通过印发《中小学生欺凌暴力防治指导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治管理体系建设意见》等,我国中小学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但
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总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11个部门印制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管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首次确定了学生欺凌现象,从预防欺凌到惩戒措施,再到如何控诉,说明了整个过程,对欺凌主体、部门职责、工作人员要求作了规定。
点评:《方案》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 这种各部门教育课题联动的方法,不仅对校园欺凌的“对症下药”,也对教育改革的综合管理提出了构想。 现实中,“欺负人”通常在家庭教育上有一定的缺失。 预防校园欺凌除了学校、社会外,还需要家庭的参与,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快速发展。 另外,在网络时代,校园欺凌具有隐蔽性强、扩散快、难以发现、监管难等优点,未来校园欺凌的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媒体素养,另外,
(项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育研究所博士)
4性教育
转变观念灌输常态
由于本性教材引发的争论和诸多事件的曝光引发的群众焦虑,性教育在年再度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性教育进入课堂的呼声也越来越强。
年3月,杭州家长读完北师大设计、撰写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后,摘录书中出现的生殖器官等文案,在网上质疑教材“尺度过大”,成为热门话题。 同年12月,江苏省首次公开性侵未成年罪犯的新闻,设立领域禁止进入,对此有人表示赞赏,也有人认为这未必合法。 之后,北京也做出了对性侵犯未成年被告“禁止工作”的最初判决。
对学校来说,除了学校的理念是否充分重视性教育外,教材、教师、课程标准也是学校开展性教育时面临的课题。 目前,性教育没有统一的官方教材。 专家表示,好的性教材不仅要让孩子了解身体,学习自我保护,还应该包括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卫生常识等生活教育文案。 另一方面,性教育也必须遵循教育规则,非同学的学生必须符合相关的课程标准。
性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合作。 以防止性侵犯教育为例,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尽管有些人觉醒了,但很多人不改变观念,谈论性的颜色变化。 另外,防止性侵犯的教育并不容易在体制内大范围覆盖,需要训练有素的教师、教材、课程和教育部门的支持。 希望年教育部门将相关教育纳入常态化教育。
(孙雪梅,女童保护发起人)
5新《民促法》
分类管理资本辅助力
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促进法》)正式实施。 民办学校(包括依法举办的其他民办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强调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登记、管理。 新法更加明确了民办学校的身份,首次确定了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及其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随着民法的实施,一系列民办学校关于税收、收款、助学贷款、录取、支持、管理的政策规定相继出台。 目前,辽宁、安徽、浙江、天津等地发表了相应的配套实施意见,其中辽宁、甘肃、天津等地尚未确定分类登记过渡期。
评价:新《民促法》实施后,民办学校将实现资产在a股市场的证券化,未来高质量的教育公司将可以通过ipo直接登录a股。 另外,由于民办教育机构从政策执行、注册登记到最后上市有很长的时间间隔,所以短期内新的《民促法》不会直接影响教育资产a股的上市。 结合多省实施的配套细则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营利性学校效益高,开启全面教育资产证券化的新周期。 二是与其登录a股和美股,港股教育板块更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教育公司登录资本市场的理想选择。 三是并购整合加快,房地产企业入局教育等更多企业参与。
( i-edu投资者俱乐部创始人张海庞)
6教育+ai
加快变革提高效率
在年的教育技术变革中,教育+ai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ai技术在教育行业的运用集中在自适应学习、智能评价、语音解决、图像识别、机器人等方面。 相应的教育产品不仅涉及到作业指导、考试评价、课堂教学等k12应试教育阶段,还扩展到钢琴陪伴、机器人等素质教育行业。 教育产品陆续进入局ai,在这个行业也很受资本欢迎。 年,学霸、猴子辅导、工具箱等教育机构均获得数亿元融资,其中,乂学教育于年底完成2.7亿元天使轮融资。
ai把老师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拥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但是,机器代替不了老师。 特别是在做法论的传授中,精彩的把戏,老师的价值要比机器大得多。 将来,ai在教育中的运用将变得多样化,各学科、各行业有可能分化为一系列的ai引擎。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ai”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结合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特点推出比较引擎? 如何融合ai、教育两方面的价值,达到1+1 2的效果,不仅仅是主义。
(学霸君合伙人、首席科学家陈锐锋)
7教育机关跑步
风险强调维权不容易
年发生了几起教育机构的跑路,其中有些企业在业界很有名。 9月2日,星空琴行突然关闭全国门店,首席执行官周楷失联,学生高额预付费、拖欠教师工资等至今未能处理。 12月13日,北京巨人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老板陈同被爆跑,许多申请该机构自考培训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业,部分通过网络贷款支付学费的学生必须继续偿还。
虽然培训机构跑得轻就违反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跑得重就违反刑法涉嫌犯罪,但学生常常面临维权难的问题。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印第安纳波利斯表示,学生可以采取的维权手段主要是提起民事诉讼,维权价格相对较高。 因为即使打赢官司也很可能拿不到钱的这个大多数人自认倒霉,放弃了维权。 另外,学生除了收款证明和合同以外通常没有有力的证据,很难说明行驶机构有犯罪嫌疑。 另外,随着教育信用的兴起,客户必须提高风险意识,配套的监管机制也必须落地。
发生了教育机构逃跑的事情。 第一个原因是收钱前的模式下隐藏的风险。 将预收款作为收入确认进行投资或盲目扩张,可能会导致现金流断裂。 因此,机构在业务逻辑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必须慎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领域规范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机构在选择资本时需要密切注意,资本的促进可能会带来业绩压力,或者确立赌博合同,组织可能过于激进。 事实上,教育资本需要更耐心、更长线,急功近利很可能导致双输的局面。
(王磊,教育产业基金拼图资本创始合伙人)
8留学安全
敲响警钟小心预防
年6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访问学者章颖颖失踪。 11月,几名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遭遇电信诈骗失去联系。 12月,中国留学生江歌因在日本被杀事件被判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威胁罪判处被告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 年,中国留学生的人身、财产等几起受害事件备受社会关注。 《中国留学快速发展报告()》指出,留学安全需要引起政府、社会、家长、留学生本人更大的重视。
留学安全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语言文化和生活环境差异等原因。 许多焦虑因素实际上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风险,并不单独比较中国留学生,近两年相关报道的增加也不意味着留学环境的恶化,家长不必过度焦虑,要从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安全教育。 留学生必须做好前期作业,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文化常识学生出国后,家长、留学服务机构、学校等要做好沟通工作,建立应急机制,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常识指导等。 另外,领事馆、当地华人协会、志愿者组织等可以积极探索多援助形式,推进安全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
(叶阳依迪,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领事保护联络员)
(采录/新京报记者方怡君冯浏秋缪晨霞)
免责声明: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